让我看一下啊1975年的老照片
看了这些照片,是我心中非常慷慨,热泪盈眶。在那个时代,童年也好,少年也好,无忧无虑的学习和玩耍,没有任何的后顾之忧。
让我想起一首歌,村里有位姑娘叫小芳,长得好看又善良,一双美丽的大眼睛,辨子粗又长……
这些照片实事求是的反映了六,七十年代的真实面貌!我是那个时代过来的人,那是伟大的时代!人民幸福社会纯净!祖国建设一日千里!!!!
老照片留下了美好的回忆,70年代正是美好的学生时代,那时小学三元学费,中学五元,每星期都有劳动课,同学们都穿干净整洁的衣服,整天都是朝气蓬勃,开心快乐。
当然,也有人回忆起衣服的进化史,说七十年代的“的确良”“涤卡”“涤棉”已经流行开来。补丁衣服渐渐减少,大家开始体验到“穿新料子”的新鲜感。别看现在都在提倡“环保旧衣”,当年谁能不打补丁、不被开口钉“调侃”,就比别人多一份自信。那张1975年的照片,正是那种“想把最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给未来看看”的执念。70年代己有的确良衣裤,补丁也少了。70年代流行新布料,补丁衣服变少,人们穿得更体面,那个时候就有的确良了,不过还是挺贵的,一条裤子,12元钱,衣服款式简单扑实,每天清水洗脸,无任何化妆品,能擦着上海产《友谊》牌雪花膏己经很满足了。个子没有现在孩子们高,但都是清瘦,苗条,个个长的很好看。
小学时6、1举行全公社运动会,有排球、田径等。中学每校有歌舞团,文革时叫宣传队,每逢大节日(国庆、元旦)都在校里举行文娱晚会,还下到各大队宣传呢。 满满的快乐幸福感。那时候最关键是:任何人上中专、大专、本科读书都是免费的!!!如果上师范或其它特殊学校每月还有生活费!而且毕业就是国家干部!这是现在好多年轻人想不到想不通的事实。
婚礼有自行车迎亲等热闹场景,显示生活有仪式感,这张吧片绝对真实,
1975年张学良和儿子、孙子的合影,张闾琳带着儿子张居信来到台湾,只为探望仍被软禁的父亲张学良。在三人即将分别之际,张闾琳提议拍下一张合影,留下了这张珍贵的老照片。
照片是70年代的,那时代人们照相都是合影,也叫纪念照,个人照比较少,原因是一卷胶片120的12张,底片大直接冲洗出来就可以了,还有135的24張,底片较小(电影胶片)冲洗出来要放大才能看,节约就要合影,此照片是120的,
70年代的人是最有幸福感的! 新中国经过20多年的艰苦奋斗,到了70年代,科技在不断发展进步,农业种子也在不断改进,国产不发达的工业产品也开始部分引进,吃饭穿衣的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,生活可以说是芝麻开花,节节高了。 那时候的人生活没有多大压力,既不愁生病没钱治,也无需为住房上学等无钱伤脑筋。工作有人安排,你只负责干好你的份内事就好了! 到了70年代,艰难困苦的岁月己基本过去,科技已开始日新月异,人们的眼前已露出无限光明!所以说,70年代的人是最幸福的!
再告所年轻人,我们小时候上学,从来不要父母接送,自己上学排队放学。出去不关门都没事。吃的零食少,这是事实,但满足感和幸福感比现在强多了。世事如此,照片留存,故事永不结束。你我皆为凡人,各自过着平凡的生活,偶尔翻看旧照片,或许会笑着流泪——谁不是这样走过来的呢。